让体育成为柳州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 柳州市体育局  |   发布日期: 2019-11-08 17:38   

  体育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代表一个城市的活力,代表一个城市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柳州市把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提升民生福祉紧密结合起来,以体育惠民为抓手,不断加大体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让全市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体育成为柳州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破解“老百姓去哪里健身”的难题。柳州市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在广西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开展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展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实施方案》,顺应群众呼声,超前规划,舍得拿出“黄金地段”,在全市每个县、区各建设一个体育公园。每个体育公园用地面积不少于150亩,建设项目均包括“五馆四场”,即篮球馆(体育馆)、气排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室外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以及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附属设施,室内体育场馆面积不少于10000平米,园区能满足2000人同时健身使用。此举大大超出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配置标准,在全国尚属首例。柳州市还花巨资打造了长达30多公里的环江滨水自行车道和步道,成为柳州市民健身运动的好去处。明年市有关部门还将参考杭州市、玉林市等地的先进做法,积极谋划,将对100公里的公园步道、登山路径、自行车骑行道增加健身标志、标识和健身服务设施,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健身圈,着力破解“老百姓去哪里健身难”的问题,力争2020年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普惠开放,着力破解“健身贵”的难题,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让老百姓多跑运动场,少跑医院”的理念,深谙体育治未病的功效,提高柳州市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体育场馆姓体、体育场馆为民的原则,体育场馆建成后,优先保障对市民普惠开放。柳州市在原有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基础上,对各公共体育场馆的群众锻炼收费项目全部降价50%,进一步降低市民健身消费负担,激发市民的健身热情。降价之后,篮球、气排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人均每小时消费水平大大下降,远低于全国、全自治区平均价格,各场馆入场健身人次较降价前增加35%,一年累计为柳州市民节省健身费用1000多万元。为提高场馆使用效率,更广泛惠及各类人群,公共体育场馆还采取多种方式为市民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实行体育健身3小时免费停车等服务,为市民群众健身提供了更多便利。

  加快体医融合,着力破解“如何科学健身”的难题。市工人医院、市中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加入体育惠民的行列,积极推进体医结合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科学健身的能力。市工人医院专门设立运动损伤康复治疗中心,市中医院确定8名具有相关专长的医生为体医结合孵化人才,长期为市民开运动处方,结合柳州市民运动常见慢性疾病,组织编写运动处方手册,并发放给社区居民。市体育部门组织开展“市民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月”等活动,每年为12000名市民提供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全市3000多名体育社会指导员长期活跃在全市各大体育场馆,为居民科学健身提供即时的指导服务。

  加大体育改革的力度,着力破解“不同层次体育需求”的难题。在全区率先开展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改革,体育部门聚焦主业,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市属体育场馆整体移交平台公司管理运营,对所属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调整和整合,破解了市属场馆长期以来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和经营发展困难等问题。同时,组建柳州体育产业协会,谋求体育产业发展新突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打破垄断,制定了《柳州市群众性、商业性体育赛事管理试行办法》,健全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机制,完善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措施。通过制度的创新逐步引导和扶持一批民营中小企业转型体育产业,从而满足市民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体育服务需求。

  推进竞赛机制的转变,着力破解“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的难题,增强老百姓参与体育运动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积极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借助社会体育力量促进柳州竞技体育的发展,实现两者互通共赢。把足球、篮球、气排球、羽毛球、跆拳道等市场发展充分的项目放手让社会力量发展,给予同等的支持条件,打通社会体育力量参与竞技比赛的渠道,让每一个市民都有展现身手、为柳州争光的机会,增强业余、群众选手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经过竞赛机制的改革,极大激发了市民参与竞技体育比赛的热情,促进了柳州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比赛中,一大批群众选手代表柳州市出征赛场,为柳州争光。目前,在已赛的群众体育项目和竞技体育项目中,柳州市所获金牌、奖牌、总分暂列全区十四个地市第一。


自治区绩效考评民意调查你我共参与!

让体育成为柳州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布日期:2019-11-08 17:38    来源:柳州市体育局

  体育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代表一个城市的活力,代表一个城市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柳州市把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提升民生福祉紧密结合起来,以体育惠民为抓手,不断加大体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让全市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体育成为柳州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破解“老百姓去哪里健身”的难题。柳州市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在广西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开展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展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实施方案》,顺应群众呼声,超前规划,舍得拿出“黄金地段”,在全市每个县、区各建设一个体育公园。每个体育公园用地面积不少于150亩,建设项目均包括“五馆四场”,即篮球馆(体育馆)、气排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室外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以及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附属设施,室内体育场馆面积不少于10000平米,园区能满足2000人同时健身使用。此举大大超出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配置标准,在全国尚属首例。柳州市还花巨资打造了长达30多公里的环江滨水自行车道和步道,成为柳州市民健身运动的好去处。明年市有关部门还将参考杭州市、玉林市等地的先进做法,积极谋划,将对100公里的公园步道、登山路径、自行车骑行道增加健身标志、标识和健身服务设施,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健身圈,着力破解“老百姓去哪里健身难”的问题,力争2020年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普惠开放,着力破解“健身贵”的难题,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让老百姓多跑运动场,少跑医院”的理念,深谙体育治未病的功效,提高柳州市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体育场馆姓体、体育场馆为民的原则,体育场馆建成后,优先保障对市民普惠开放。柳州市在原有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基础上,对各公共体育场馆的群众锻炼收费项目全部降价50%,进一步降低市民健身消费负担,激发市民的健身热情。降价之后,篮球、气排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人均每小时消费水平大大下降,远低于全国、全自治区平均价格,各场馆入场健身人次较降价前增加35%,一年累计为柳州市民节省健身费用1000多万元。为提高场馆使用效率,更广泛惠及各类人群,公共体育场馆还采取多种方式为市民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实行体育健身3小时免费停车等服务,为市民群众健身提供了更多便利。

  加快体医融合,着力破解“如何科学健身”的难题。市工人医院、市中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加入体育惠民的行列,积极推进体医结合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科学健身的能力。市工人医院专门设立运动损伤康复治疗中心,市中医院确定8名具有相关专长的医生为体医结合孵化人才,长期为市民开运动处方,结合柳州市民运动常见慢性疾病,组织编写运动处方手册,并发放给社区居民。市体育部门组织开展“市民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月”等活动,每年为12000名市民提供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全市3000多名体育社会指导员长期活跃在全市各大体育场馆,为居民科学健身提供即时的指导服务。

  加大体育改革的力度,着力破解“不同层次体育需求”的难题。在全区率先开展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改革,体育部门聚焦主业,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市属体育场馆整体移交平台公司管理运营,对所属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调整和整合,破解了市属场馆长期以来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和经营发展困难等问题。同时,组建柳州体育产业协会,谋求体育产业发展新突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打破垄断,制定了《柳州市群众性、商业性体育赛事管理试行办法》,健全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机制,完善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措施。通过制度的创新逐步引导和扶持一批民营中小企业转型体育产业,从而满足市民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体育服务需求。

  推进竞赛机制的转变,着力破解“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的难题,增强老百姓参与体育运动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积极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借助社会体育力量促进柳州竞技体育的发展,实现两者互通共赢。把足球、篮球、气排球、羽毛球、跆拳道等市场发展充分的项目放手让社会力量发展,给予同等的支持条件,打通社会体育力量参与竞技比赛的渠道,让每一个市民都有展现身手、为柳州争光的机会,增强业余、群众选手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经过竞赛机制的改革,极大激发了市民参与竞技体育比赛的热情,促进了柳州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比赛中,一大批群众选手代表柳州市出征赛场,为柳州争光。目前,在已赛的群众体育项目和竞技体育项目中,柳州市所获金牌、奖牌、总分暂列全区十四个地市第一。


版权所有:柳州市体育网 网站标识码:4502000012


备案号:桂ICP备06011364号-2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30号


联系地址:柳州市东环大道274号 邮政编码:545006 联系方式:0772-825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