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体育局关于对柳州市政协十三届 四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答复
张久生委员:
您在柳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以柳州为中心打造江海互动水上体育产业链的建议》(第40号)收悉,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单位主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柳州体育事业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近年来,我国各项体育事业蓬勃推进,水上运动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开展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柳州市地处广西中部,百里柳江绕城而过,拥有得天独厚的内河水域资源,尤其是近四年来柳江河水质均排名全国第一,柳州发展水上体育产业更显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我市水上体育产业链,有助于我市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一、我市水上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一)以水上运动为支点,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发展
早在2008年,柳州市就尝试在水上运动领域探索发展,积极打造“中国水上娱乐运动之都”。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文体旅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一批水上运动设施和项目,包括5个旅游码头、静兰水上运动中心、国家内河帆船训练基地、国家水上训练基地、金沙角天然游泳场、环江滨水骑行道等。百里柳江3个大型水上运动训练中心,常年开展摩托艇、帆船、桨板、皮划艇等项目技能培训,依托国家级专业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的运动员、教练员及裁判员,柳州籍运动员先后在全国以上水上项目中获得百余个冠军,为柳州发展水上运动产业奠定人才基础。近年来,柳州市不断建设新的体育场馆,各城区修建体育公园,完善百里柳江、环江滨水大道等城市景观、道路修建,每年举办绿色骑行、健步走、皮划艇、电动冲浪等赛事活动吸引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为水上体育产业发展培养群众基础。
(二)以赛事为媒,展示城市新风貌
我市做足水的体育文章,举办既有竞技高度,又有大众广度的水上文体赛事,赛事规模、影响力和办赛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来,我市举办了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IAC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IRONMAN柳州国际铁人三项赛、柳州国际内河帆船赛等大型水上运动赛事活动,并借此打造了每年国庆期间的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柳州水上休闲运动会等本土知名节庆品牌,以赛为媒,将柳州推荐给世界,柳州的城市形象借助多项重大水上运动赛事得到了广泛宣传,吸引大批国内外人士旅游、观赛。借助水上运动赛事开展带来的影响力,我市静兰水上运动中心获评为国家水上(海上)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柳州水上休闲运动会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百里柳江旅游景区获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城中区获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三)延展水上运动产业链,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我市加大推进百里柳江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壮大水上体育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延伸发展体育旅游制造业。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广西新闻网,以及海内外300多家媒体都对百里柳江做过专题宣传报道,促进柳州城市形象的持续提升。近年来我市乘胜追击,延展水上体育链。一是本土企业如五菱科技、西船等持续发力,投入水上运动装备研发进程;二是加大招商力度,促进泰酷双体帆船、威派冲浪板等项目落地实施;三是加快推进建设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壮大户外旅游运动装备制造、高端旅游交通装备制造、水上旅游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产业。多措并举促进体育+旅游+工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地方经济新增长新亮点。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水上体育运动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开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产业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同波澜起伏的水面,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解决。
(一)水上运动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区域品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尽管柳州拥有“水上运动娱乐之都”的美誉,但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与此同时,水上运动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体育项目,其在柳州的推广和普及程度还未达到预期效果。这导致柳州市的水上运动产业在与其他城市竞争时,缺乏足够的市场吸引力和品牌优势。
(二)水上运动产业链的不完善是制约柳州发展的另一瓶颈。一个成熟的水上运动产业应涵盖从基础培训、设备制造、赛事组织到旅游观光等多个环节。然而,柳州市在此过程中尚存在断裂带,比如高端水上运动设备制造业的缺失、重大品牌赛事中断及专业运营人才的不足,这些都限制了我市水上运动产业的深度发展。
(三)水上运动基础设施的配套不足也是柳州市面临的一大挑战。虽然我市拥有静兰水上运动中心、内河帆船训练基地等一批基础设施,其中静兰中心还获评为全国15个国民水上(海上)休闲运动中心之一。但专业的运动码头、陆上训练场地以及餐饮、住宿、公众休闲娱乐配套还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上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参与人群的广泛性,影响到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
(四)水上运动产业的发展还受到较多政策环境的影响和干预,限制了其全面发展。一是水域开放及临水设施使用问题,就涉及到海事、航运、水利、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水上执法、珠江水委、河长办、城管执法等多部门监管;二是安全方面,除了我局“管行业管安全”的监管职责外,还涉及公安治安、应急、市场监管、文旅、教育、工信等多部门。各部门对于开设水上项目有其不同的见解或上级的相关政策法规条例,联动配合较为困难,难以形成合力,单靠体育部门难以推动产业全面发展。
三、有关做法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您在提案中提了6点建议,包括推进江海互动向海图强水上产业、开发开拓电动摩托冲浪板等水上产业链、探索中考体育增加水上项目、抓先机制定有关水上运动地方标准、与兄弟城市合力开展水上赛事活动进而形成江海互动、做大做强广西万亿新产业链等,我们表示十分认可并接受。部分建议目前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尚未实施的部分我们将与协办单位一道向着这些目标努力迈进。我们将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水上体育产业的业务指导工作,组织企业、协会、俱乐部逐步完善水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科学运作、创新经营,努力推进以我市为中心打造江海互动的水上体育产业链。
(一)加强水上运动品牌建设,提升我市水上体育运动产业知名度。政府引导并提供政策,市场化广泛参与,利用现代营销手段,结合柳州独特的水文化,举办水上运动赛事,打造特色水上运动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将我市的水上运动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与此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水上运动组织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提升柳州市水上运动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一是鼓励和支持本土水上运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水上运动设备制造企业。当前,我市在这方面已经初见成效,本土企业五菱科技正在推进电动摩托艇、电动冲浪板、智能救生圈等水上运动装备的研发制造,在高端器材领域,已收购国外知名电动冲浪板品牌,此举亦将推动五菱在电动水上器材技术方面的进步。此外,通过招商引进的广东威派体育,除在静兰片区开设威派潮玩运动公园外,其电动冲浪板制造工厂也已建设完毕,落地城中区。我市融安龙舟制作技艺列入自治区非遗名录,融安制作的龙舟远销海外。 二是加强与高校及各中小学校的合作,培养水上运动专业人才,为柳州市水上运动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我局已与广西科技大学、一职校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有关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我局下属单位市社会体育运动发展中心与市城职院经济管理系、市百里柳江旅游有限公司结成党建联盟,共同探索体育旅游发展路径,培育体育旅游尤其是水上体育项目专业人才。市体育运动学校与马鹿山中学等中小学签订协议,推进水上运动竞技人才培育等。三是大力推进水上体育产业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发参与性强的水上体育旅游产品,如动力双体帆船、水上碰碰船、亲子皮划艇等,在发展水上体育产业的同时促进我市旅游业的持续繁荣。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施投入,提升水上运动项目的普及度和参与度。在保护和利用好天然水域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水上运动场馆和训练基地,为专业运动员和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水上运动环境。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水上运动活动,降低参与门槛,让更多市民感受到水上运动的魅力。当前我市静兰水上中心运营单位广西水动静兰体育已联合威派潮玩体育共同推进国家国民水上(海上)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的建设工作,有关软硬件设施及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项目正在逐步完善中;此外,在县区层面,一批水上基础设施项目如鱼峰白沙镇旅游码头、柳北白沙水上基地、柳东洛埠水上基地、融安龙舟广场、融水落久水上基地、三江民族体育广场等项目已经实施或已规划实施,在不远的将来,随着越来越多水上运动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必将为我市水上体育产业链条补短板发挥重大作用。
(四)推进游泳项目体教融合,为水上产业的发展积累丰富的青少年基础。一是开展中小学防溺水工作。防溺水始终是我市各级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学会游泳是减少溺水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放学前5分钟安全警示”和网络培训等方式,教育学生熟知、背诵和严格遵守“六不一会”,并加强防溺水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学生远离危险水域,到正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提高游泳水平,增强溺水自救自护技能。二是积极推动游泳等水上项目进体育中考。增加水上项目考试符合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基本需求,有利于防溺水工作开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核心利益。当前,协办单位市教育局已将研究在体育中考中增加游泳项目列入议程,计划在新周期的体育考试实施意见中增设游泳项目,文件初稿已基本形成,即将进入向社会和各相关部委办局及学校征求意见阶段。通过以上体教融合举措,必将加强社会对游泳等水上项目的重视程度,“会水”人群比例大大提升,为今后持续发展水上体育运动产业夯筑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水上运动产业的发展空间。结合柳州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水上运动旅游产品,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水上运动旅游产业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水上运动培训、赛事直播等多元化业务,拓宽产业的发展渠道。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柳州水上休闲运动会赛事品牌,与周边来宾、河池、贵港乃至北海等兄弟城市联动开设子项目,力争推进赛事扩大为垮区域赛,形成江海互动格局,扩大赛事影响力。
(六)优化营商环境,破除行业壁垒,为水上运动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建立以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合参与的议事机制,主动服务于企业,指导并协助企业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开处方、治旧疾”,积极拿出各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在合法合规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打通水上运动多年来存在的难点堵点。通过细化扶持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构建良好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生态。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乃至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包括重大水上赛事、水上运动装备器材制造基地落地,水上项目体教融合、体旅融合示范等,力促我市成为真正意义的“中国水上运动娱乐之都”,乃至“中国东盟国际水上运动之都”。
未来,柳州市水上体育产业必将在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产业协同的良好态势下,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水上体育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等多业态的深度融合,将有助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之,柳州市水上体育运动产业虽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创新发展,发挥自身优势,补齐短板,柳州市必将在碧波荡漾的水上运动领域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专此答复,再次诚挚感谢您对体育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单位领导签名:
柳州市体育局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