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的通知

来源: 柳州市体育局  |   发布日期: 2025-09-22 15:00   

各有关单位:

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将于2025年10月2日至5日在柳州市城中区广西圣巴轮滑运动基地举行,现将竞赛规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积极组织队伍报名参赛。


附件:

1.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竞赛规程

2.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报名表

3.参赛承诺书


柳州市体育局

2025年9月19日

附件1


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广西射击射箭运动发展中心 

柳州市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广西圣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三、承办单位 

柳州市城中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四、比赛时间和地点

2025年10月2日至5日在柳州市城中区广西圣巴轮滑运动基地举行。 

五、参赛单位 

各协会、俱乐部、学校可组队参赛。 

六、竞赛项目

(一)速度轮滑(分男女)

1.300米争先赛:青年专业组/青年公开组/少年甲专业组/少年甲公开组/少年乙专业组/少年乙公开组/少年丙专业组/少年丙公开组/少年丁专业组/少年丁公开组

2.500米争先赛:青年专业组/青年公开组/少年甲专业组/少年甲公开组/少年乙专业组/少年乙公开组/少年丙专业组/少年丙公开组/少年丁专业组/少年丁公开组

(二)自由式轮滑(分男女)

1.速度过桩:青年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少年丙组/少年丁组

2.双鱼速度过桩:青年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少年丙组/少年丁组

(三)轮滑阻拦(分男女,女队人数不够可并入男队)

青年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少年丙组

七、年龄分组 

(一)速度轮滑、自由式轮滑

1.青年组(2007年1月1日-2012 年12月31日出生)

2.少年甲组(2013年1月1日-2014 年12月31日出生)

3.少年乙组(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出生)

4.少年丙组(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出生)

5.少年丁组(2019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轮滑阻拦

1.青年组(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

2.少年甲组(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出生)

3.少年乙组(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出生)

4.少年丙组(201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八、参加办法 

(一)速度过桩、速度轮滑:每个参赛单位限报 领队 1 人,教练 2 人,运动员人数不限。

(二)轮滑阻拦:每个参赛单位每组别不限队数,每队领队 1 人,教练4人,运动员 5-25 人。

(三)运动员可以兼项参赛,但在同一轮滑单项比赛中, 只能代表一支队伍参加一个年龄组的比赛;运动员在参加同一项目比赛中,只能代表一个代表队参赛。

(四)运动员资格 

1.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备资格审查,否则不予参赛。 

2.参赛运动员报到时须提供2025年7月1日后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证明和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上证明和材料不齐者不准参赛。 

4.组别年龄可以从小年龄组跨至大年龄组,但只可跨一个组别,且不可兼组。 

(四)参赛运动员自备参赛器材。 

(五)轮滑阻拦项目特别规定:参赛队须按照规定穿着统一比赛服。参赛运动员必须佩戴必备阻拦护具,必备护具包括头盔、护齿、护肘、护膝、护臀。组委会有权拒绝运动员使用不安全及危险性器材参赛。 

(六)禁止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任何形式的传(受)话器。 

九、竞赛办法

 一、比赛执行由国际轮滑联合会发布的竞赛规则及中国轮滑协会发布的补充规则。

(一)速度轮滑

比赛办法:

1.专业组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方式,以决赛的成绩排列名次。

2.预赛按成绩录取前 8 名进入决赛(公开组直接决赛)。

3.决赛根据预赛的成绩排位分 2 组,按成绩决出名次。

4.公开组轮滑鞋轮子的直径须小于或等于80mm,刀架长度须小于或等于243mm.

(二)轮滑阻拦 

比赛办法:

1.比赛执行由国际轮滑联合会发布的竞赛规则及中国轮滑协会发布的技术规则或补充规则。

2.比赛使用中国轮滑协会认定的器材(护具、服装)。

3.运动员在轮滑阻拦比赛中,只能代表一支参赛队参加一个年龄组的比赛,不得以任何形式代表其他参赛队参赛,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比赛成绩。

4.根据参赛队数量,决定比赛编排和排名方法,并在领队、教练、裁判长联席会上说明。

5.上下半场比赛各6-10分钟(90秒一节),按总分大小分胜负。

(三)速度过桩

比赛办法:

1.速度过桩分为预赛及决赛。预赛采用计时制,决赛采 用 KO(淘汰)制。

2.预赛可根据比赛要求决定是两人一组进行还是一个 接一个进行。每个选手两次机会,取最好成绩做为该选手的最后成绩进行汇总记录。根据参赛人数选取预赛前 4名进入决赛。

3.决赛根据预赛的成绩进行分组,每两人一组进行三局两胜制,胜者进入下一轮,直至决出冠、亚、季军。

4.决赛中如果某组中的一位选手弃权,则另一选手直接进入下一轮。

5.决赛中如果某组选手因某种原因出现平局,则继续进行淘汰直至决出胜者进入下一轮。

6.比赛中如果出现两个选手成绩相同的情况:

(1)两个选手比赛时间相同而踢桩数不同,则取绝对时间快的选手获胜。如选手 A 为 5.6 秒,踢 2 个桩,最后成 绩 6 秒,选手 B 为 5.8 秒,踢 1 个桩,最后成绩 6 秒,取选手 A 获胜。

(2)两个选手比赛时间与踢桩数均相同,预赛中如果不影响两人的决赛资格,则不加赛,如果影响到两人的决赛资格(如取 16 人决赛,两人的成绩均为第 16 名),则要加赛一轮。KO 赛中也需要两选手加赛一轮。

(四)双鱼速度过桩

1.采用三条赛道同时发令出发,运动员有两次出发机会,取成绩最好一次成绩进行排名,不设淘汰赛。

2.助跑8米绕过17个间距为1.2米的桩,尾桩后0.8米设终点线。

二、比赛使用中国轮滑协会认可的器材,包括护具和服装要求。

(一)比赛执行由国际轮滑联合会发布的竞赛规则及中国轮滑协会发布的技术规则或补充规则。 

(二)比赛使用中国轮滑协会认定的器材(护具、服装)。 

(三)运动员在轮滑阻拦比赛中,只能代表一支队伍参加一个年龄组的比赛,不得以任何形式代表 其他队参赛,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比赛成绩。 

(四)根据参赛队伍数量,决定比赛编排和排名方法,并在领队、教练、裁判长联席会上说明。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各组比赛均录取前8名给予奖励,不足2人/队取消比赛。 

(二)个人项目前三名颁发金、银、铜奖牌,团体项目前三名颁发金、银、铜奖杯,所有项目前八名颁发证书。

十一、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请于2025年9月25日前根据参加的项目填写对应报名表,并将参赛报名表及相关资料发至邮箱并电话确认。邮箱地址:1196249816@qq.com;联系人:韦水凤,联系电话:15677551099。

(二)报到与离会

1、请全体参赛人员请于按照所参加的项目赛前1天报到、赛后一天离会,报到地点:广西圣巴轮滑运动基地,联系人:韦水凤,联系电话:15677551099。

十二、经费

比赛不收取服务费,各参赛人员参加比赛所需的食宿、差旅、市内交通自理。

十三、体育仲裁和裁判员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范围按国家体育总局《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裁判员由柳州市体育局选调。

十四 、其他

(一)大会推荐酒店信息另行发布。

(二)填写报名表并前来参赛视为同意规程的一切规定。

(三)比赛主办单位有权无偿使用运动员的图片、录像等进行旨在促进轮滑运动发展的各项宣传、推广活动。

(四)本规程解释权归柳州市体育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扫描二维码获取比赛相关附件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的通知

来源: 柳州市体育局  |   发布日期: 2025-09-22 15:00   

各有关单位:

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将于2025年10月2日至5日在柳州市城中区广西圣巴轮滑运动基地举行,现将竞赛规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积极组织队伍报名参赛。


附件:

1.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竞赛规程

2.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报名表

3.参赛承诺书


柳州市体育局

2025年9月19日

附件1


2025年广西青少年轮滑公开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广西射击射箭运动发展中心 

柳州市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广西圣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三、承办单位 

柳州市城中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四、比赛时间和地点

2025年10月2日至5日在柳州市城中区广西圣巴轮滑运动基地举行。 

五、参赛单位 

各协会、俱乐部、学校可组队参赛。 

六、竞赛项目

(一)速度轮滑(分男女)

1.300米争先赛:青年专业组/青年公开组/少年甲专业组/少年甲公开组/少年乙专业组/少年乙公开组/少年丙专业组/少年丙公开组/少年丁专业组/少年丁公开组

2.500米争先赛:青年专业组/青年公开组/少年甲专业组/少年甲公开组/少年乙专业组/少年乙公开组/少年丙专业组/少年丙公开组/少年丁专业组/少年丁公开组

(二)自由式轮滑(分男女)

1.速度过桩:青年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少年丙组/少年丁组

2.双鱼速度过桩:青年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少年丙组/少年丁组

(三)轮滑阻拦(分男女,女队人数不够可并入男队)

青年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少年丙组

七、年龄分组 

(一)速度轮滑、自由式轮滑

1.青年组(2007年1月1日-2012 年12月31日出生)

2.少年甲组(2013年1月1日-2014 年12月31日出生)

3.少年乙组(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出生)

4.少年丙组(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出生)

5.少年丁组(2019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轮滑阻拦

1.青年组(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

2.少年甲组(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出生)

3.少年乙组(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出生)

4.少年丙组(201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八、参加办法 

(一)速度过桩、速度轮滑:每个参赛单位限报 领队 1 人,教练 2 人,运动员人数不限。

(二)轮滑阻拦:每个参赛单位每组别不限队数,每队领队 1 人,教练4人,运动员 5-25 人。

(三)运动员可以兼项参赛,但在同一轮滑单项比赛中, 只能代表一支队伍参加一个年龄组的比赛;运动员在参加同一项目比赛中,只能代表一个代表队参赛。

(四)运动员资格 

1.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备资格审查,否则不予参赛。 

2.参赛运动员报到时须提供2025年7月1日后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证明和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上证明和材料不齐者不准参赛。 

4.组别年龄可以从小年龄组跨至大年龄组,但只可跨一个组别,且不可兼组。 

(四)参赛运动员自备参赛器材。 

(五)轮滑阻拦项目特别规定:参赛队须按照规定穿着统一比赛服。参赛运动员必须佩戴必备阻拦护具,必备护具包括头盔、护齿、护肘、护膝、护臀。组委会有权拒绝运动员使用不安全及危险性器材参赛。 

(六)禁止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任何形式的传(受)话器。 

九、竞赛办法

 一、比赛执行由国际轮滑联合会发布的竞赛规则及中国轮滑协会发布的补充规则。

(一)速度轮滑

比赛办法:

1.专业组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方式,以决赛的成绩排列名次。

2.预赛按成绩录取前 8 名进入决赛(公开组直接决赛)。

3.决赛根据预赛的成绩排位分 2 组,按成绩决出名次。

4.公开组轮滑鞋轮子的直径须小于或等于80mm,刀架长度须小于或等于243mm.

(二)轮滑阻拦 

比赛办法:

1.比赛执行由国际轮滑联合会发布的竞赛规则及中国轮滑协会发布的技术规则或补充规则。

2.比赛使用中国轮滑协会认定的器材(护具、服装)。

3.运动员在轮滑阻拦比赛中,只能代表一支参赛队参加一个年龄组的比赛,不得以任何形式代表其他参赛队参赛,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比赛成绩。

4.根据参赛队数量,决定比赛编排和排名方法,并在领队、教练、裁判长联席会上说明。

5.上下半场比赛各6-10分钟(90秒一节),按总分大小分胜负。

(三)速度过桩

比赛办法:

1.速度过桩分为预赛及决赛。预赛采用计时制,决赛采 用 KO(淘汰)制。

2.预赛可根据比赛要求决定是两人一组进行还是一个 接一个进行。每个选手两次机会,取最好成绩做为该选手的最后成绩进行汇总记录。根据参赛人数选取预赛前 4名进入决赛。

3.决赛根据预赛的成绩进行分组,每两人一组进行三局两胜制,胜者进入下一轮,直至决出冠、亚、季军。

4.决赛中如果某组中的一位选手弃权,则另一选手直接进入下一轮。

5.决赛中如果某组选手因某种原因出现平局,则继续进行淘汰直至决出胜者进入下一轮。

6.比赛中如果出现两个选手成绩相同的情况:

(1)两个选手比赛时间相同而踢桩数不同,则取绝对时间快的选手获胜。如选手 A 为 5.6 秒,踢 2 个桩,最后成 绩 6 秒,选手 B 为 5.8 秒,踢 1 个桩,最后成绩 6 秒,取选手 A 获胜。

(2)两个选手比赛时间与踢桩数均相同,预赛中如果不影响两人的决赛资格,则不加赛,如果影响到两人的决赛资格(如取 16 人决赛,两人的成绩均为第 16 名),则要加赛一轮。KO 赛中也需要两选手加赛一轮。

(四)双鱼速度过桩

1.采用三条赛道同时发令出发,运动员有两次出发机会,取成绩最好一次成绩进行排名,不设淘汰赛。

2.助跑8米绕过17个间距为1.2米的桩,尾桩后0.8米设终点线。

二、比赛使用中国轮滑协会认可的器材,包括护具和服装要求。

(一)比赛执行由国际轮滑联合会发布的竞赛规则及中国轮滑协会发布的技术规则或补充规则。 

(二)比赛使用中国轮滑协会认定的器材(护具、服装)。 

(三)运动员在轮滑阻拦比赛中,只能代表一支队伍参加一个年龄组的比赛,不得以任何形式代表 其他队参赛,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比赛成绩。 

(四)根据参赛队伍数量,决定比赛编排和排名方法,并在领队、教练、裁判长联席会上说明。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各组比赛均录取前8名给予奖励,不足2人/队取消比赛。 

(二)个人项目前三名颁发金、银、铜奖牌,团体项目前三名颁发金、银、铜奖杯,所有项目前八名颁发证书。

十一、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请于2025年9月25日前根据参加的项目填写对应报名表,并将参赛报名表及相关资料发至邮箱并电话确认。邮箱地址:1196249816@qq.com;联系人:韦水凤,联系电话:15677551099。

(二)报到与离会

1、请全体参赛人员请于按照所参加的项目赛前1天报到、赛后一天离会,报到地点:广西圣巴轮滑运动基地,联系人:韦水凤,联系电话:15677551099。

十二、经费

比赛不收取服务费,各参赛人员参加比赛所需的食宿、差旅、市内交通自理。

十三、体育仲裁和裁判员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范围按国家体育总局《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裁判员由柳州市体育局选调。

十四 、其他

(一)大会推荐酒店信息另行发布。

(二)填写报名表并前来参赛视为同意规程的一切规定。

(三)比赛主办单位有权无偿使用运动员的图片、录像等进行旨在促进轮滑运动发展的各项宣传、推广活动。

(四)本规程解释权归柳州市体育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扫描二维码获取比赛相关附件




版权所有:柳州市体育网 网站标识码:4502000012


备案号:桂ICP备06011364号-2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30号


联系地址:柳州市东环大道274号 邮政编码:545006 联系方式:0772-8250159